朱在,字敬之,又字叔敬,号立纪,徽州婺源(今属江西)人,理学家朱熹第三子,母刘清四,长兄朱塾,次兄朱埜。南宋孝宗乾道五年(1169年)正月初一出生于崇安五夫里。朱在是朱熹的幼子,最得父亲的宠爱。朱熹出外做官时,常将朱在带在身边。因此朱在也最得父亲的真传。在兄弟三人当中,数他最有才华,最长寿,还数他最生有逢时。世袭博士,以父荫补官。嘉定年间(1208~1224)任泉州通判。历南康军奉祠,起知信州。朱在于绍定年间(1228~1233),累升至工部侍郎,吏部右侍郎,焕章阁待制,提举江州太平兴国宫,授太中大夫,加封建安郡开国侯,食邑三千户,赐紫金鱼袋等最优待遇。南宋嘉熙丙申年(1239年)九月初九殁于建安,葬于建宁府城东光禄坊安寺后山。朱在娶吕祖谦之女为妻,继娶赵氏,有子朱铉,朱钦,朱铸,朱铅,其中次子朱钦、四子朱铅早夭。
营建石井书院:时泉州石井镇的镇官游绛应安海士民的要求,申报泉州知州邹应龙,请建石井书院,得到邹应龙的大力支持,拨官帑40万缗为倡首,并指令漕、舶二司捐助,同时又调朱在继任石井监镇官,具体主持书院营建事宜。书院规模按州、县学模式设计,中有大成殿,后有尊德堂,奉祀朱松、朱熹父子,两畔有富文、敏行、移忠、立信等4座书斋,此外还有杏坛、碑坊、乐轩、庑舍等建筑设施。书院建成后,又购置许塘、承天等地田亩为学田,使就读的生员“赡养有田,肄业有舍”,成为当时泉州州属建院最早、规模最大、设备最完整的高级学府。著名文学家留元刚为书院撰碑文,碑文称赞:“天下如石井者凡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