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名人 >> 双沟历史
八里岔
发布日期:2013-07-23 12:04:54  点击次数:2736
 

沿双青公路北行至八里处的崔井庄西,地名叫八里岔的村庄,现属双沟镇罗岗村。

建国前,从双沟上青阳、去泗县尚无正式公路,只有土公路通行,从双沟镇至此刚好八里路程。从这里再向北走,有三个岔道:一条经豆家冲、魏营、上塘集去泗县县城,这是左边的路;中间一条路走官塘、崔庄、大庄集、傅圩子直达青阳镇;还有一条经杨庄、杨场、苗庄、行宫一线去半城、临淮头等地,这条路在右边当地人叫上路、中路、下路。这三岔路口离双沟街八里,故称八里岔。那时多数外地行人到此弄不清应该怎么走,只有询问当地人才知道如何上路。

八里岔发生过一个民间笑话。说从前,有个妇女抱一个病情沉重的孩子外出求医,走到这里,孩子不治而死。因孩子坐在地上失声痛哭,正在她哭天抹泪,万分悲伤的时候,一路人到此,不知上青阳应该走哪条路,路边又没有别的人可问,他被迫无奈硬着头皮向这位极度伤心的丧子之妇问路,这位母亲听有人问路,一边哭孩子一边抹泪,断断续续地告诉他:“乖乖呀,心肝哟,上青阳哎,走官塘呀,乖乖哟,三条大道走当央噢,心肝哪!我的肉呀!”问路人听妇女上气不接下气的哭诉,觉得很无趣,自责不该如此不识相,找一个丧子的母亲问路。但总算是明白了应当从当中一条道走。当央是当地土语方言,就是当中的意思。问路人不好意思地上路去了,妇女继续哭她的孩子。谁知这事被当地人晓得并传了开去。并形成一句俗语:“上青阳,走官塘,三条大路走当央”。据说民国年间,泗县县长鲁佩璋一次从葫芦套回泗县,路过双沟,听说这个笑话后,令人在岔路口分别插一个指路牌子,为路人提供了很多方便。不久前许卫国先生在他的长篇小说《乡魂》开篇中便写下了这两句话。

八里岔1958年建过一所八里岔农业中学,并成立八里岔园艺场,代为学生实习基地,多栽培苹果梨桃、柿、葡萄等水果。上世纪60年代中期,八里岔农业中学下马、园艺场也改为农业大队建制。上世纪末,村组合并,八里岔园艺场因人口少、土地也少,划归罗岗村管辖。上世纪80年代,县教育局批准在八里岔原罗岗村学校基础上开办八里岔中学,后旅台旅美同胞汤青云、汤凌云兄弟为造福乡梓,捐资5万美金在八里岔中学盖了一幢教学楼,以其父汤化远的名字,将学校更名为“八里岔化远实验学校”。

(朱泽孝)

 在线留言
姓名(称谓):  *
公司名称:
联系方式: *
留言内容: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