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公告
新闻公告 >> 家族要闻
对朱德训先生所著《双沟镇朱氏一脉略考》一文的新看法 --朱飞来
发布日期:2014-03-01 19:22:09  点击次数:2062
 

   癸巳岁末,收到四房宗叔朱富林先生转发来的一篇关于《双沟镇朱氏一脉略考》的文章,因春节期间事情烦琐未能及时拜读。此文系四房朱德训(字梦明)老先生于1994年7月20日考证撰述。此文已经由朱富林先生代为整理发来,近来利用工作之余,对该文进行了认真研究细读。
     

      双沟朱氏家族,历来都不缺少族人对先祖文化的发掘与研究。从这篇文章看,朱德训老先生对双沟朱氏家族还是进行了一定研究和走访的。虽然有部分文字和记述与现可考证的文字资料有别,但这在二十年前环境下,是非常宝贵的。朱德训老先生写的《双沟镇朱氏一脉略考》,共分十一个自然段。余学识浅显,因酷爱家学,参与了少许家族活动,略知些家族考略。今有幸拜读20年前朱德训老先生写的文章,着实是我们这些做晚辈的荣幸。因发现了文章中少许与双沟幸存的朱氏支谱文字不符,特斗胆私拟,以期同族宗友指证批评。
     

      文章前三自然段与双沟朱氏世系无直接的利害冲突,且文章基本和史料相符,所以无需细述。

 

      双沟镇朱氏一脉,据考证系明朝万历年间,我们双沟镇始祖两广靖边将军(广东广西两省)任满回北京,途径双沟因病久治不愈,病逝在双沟,故留下我们朱氏宗族这一支后代。   以上是第四自然段全文。据现存三支完整支谱记载,我双沟朱氏始祖是明世袭金吾、龙虎将军,锦衣卫指挥使朱鑑,而非两广靖边将军。据《明史》、《皇明史概》、《泗州志》、《泗虹合志》等史料,均以文字直接记载或以客观间接的文字记载告诉我们,鑑公已在明建文元年冬十月战死於大宁(现内蒙赤峰)。现据家谱记载,最早葬在双沟的是四世祖朱允(公生於明弘治二年1489年,卒於明嘉靖十年1531年,存寿42),娶戚氏(氏生於明弘治四年1491年,卒於明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享寿62),合葬於双沟东山头水家茔。根据相关族内遗言,双沟朱氏已于明初燕王朱棣攻陷金陵城时,辗转迁居至明光紫阳山一带,最终定居双沟发脉。并非万历年间双沟才出现朱氏族人,更无万历年间始祖病殁的事情。
   

      双沟镇朱氏宗族家谱第一代祖先讳鑑公,我想鑑公即是我们在双沟朱氏宗族第一代祖先靖边将军,及考证鑑公当时只有五子,即是今长、二、三、四、五“五房”,而“六房”从何而来呢?朱氏后代论说不一。有的人说鑑公第六子早年走失,若干年后六子身带物证回来归宗认祖,另有人说,六子原系鑑公的贴身书童,由于他尽心尽力地侍奉鑑公,在鑑公病危逝世前,在祖先灵位前大摆香桌祭祀,命五个儿子跪在祖先灵位前,鑑公宣布收书童为第六子,命六子叩拜祖先,并且命家中男女佣人都来给六少爷叩头。以上两种说法均无法考证,因家谱上也无明确记载,总之,我们双沟朱氏宗族始祖鑑公承认有第六子,即是朱氏一脉,后代人不得有异议,谁违背鑑公遗训,就是对祖先不恭不孝。 以上是第六自然段全文。根据家谱记载,始祖鑑公生子有三,长子文通公、次子文逹公、三子文逵公。双沟朱氏始分六房是在第六世时期,并非鑑公子嗣开始分房立谱的。此有足证,可参见《双沟朱氏总谱》。关于第六房的由来,在坊间流言较广。家谱记载,第六世恭公兄弟六人始分六房无疑。为什么坊间对第六房的身世有不合实际的说法呢?根据我在参加双沟紫阳堂修谱期间的调查走访,此流言出在抗战之前的家族内部斗争。在这次激烈的家族内部斗争中 ,代表第六房的当权派受到了其他四房(第五房无嗣,故存谱实则五房)当权派攻击,最终第六房全体后裔受到了不公正的待遇。家族内部矛盾,不同于国家民族矛盾,当时第六房虽然受到了不公正的待遇,但是没有剥夺第六房后裔的祭祀、跪祠、入谱的资格。对于坊间现今还在流言蜚语第六房的身世,我们完全可以不予理睬。“渡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我相信通过双沟朱氏全体族人的同心同德,我们有能力有信心杜绝家族内部矛盾的永世不再发生。
     

      双沟朱氏一脉辈字,从鑑公起为:言、大、子、登、报、兆、家、开、国、瑞、德、泽、永、其、昌、贤、才、承、太、运、发、祖、启、隆、章。 以上是第七自然段全文。鑑公为始祖,传至第七世才用字辈排谱,即: 应7世、延8世、大9世、之10世、敦11世、抱12世、
兆13世、开14世、家15代、国16代、瑞17代、
德18代、泽19代、永20代、其21代、昌22代、
贤23代、才24代、承25代、泰26代、运27代、
法28代、祖29代、启30代、龙31代、章32代。

 

      双沟另有一些姓朱者,如朱家其、朱瑞和、朱良宜、朱汗香、朱华山、朱立业等,都不是我们一脉,在1935年我们正在祠堂只接纳一户外姓姓朱的加入我们家谱,这一户就是朱瑞运家,当时族长朱国沛(字少卿)召集朱氏六房房长,共同商讨决定将接纳这一户安置在长房之二房中,并且许注入家谱,其他朱姓者,祠堂均为接纳,至于他们辈字有的和我们朱氏一族辈字相同,那是他们有意混淆,我们朱氏宗族是有家谱为依据的,他们是没有依据的。 以上是第八自然段全文。关于附祖并祠的说法在绝大多数地方大姓氏中都有出现,在双沟地区附我族姓的旁支朱氏是有存在的。关于朱德训老先生提到的一户人家附我族姓的说法我本人没有调查研究,所以就没有发言权。
   

      附记:我们朱氏春联仅仅是纪念祖先朱熹讲学之地而已,现在我个人意见,既然子线朱熹玉清康熙五十一年进入圣庙列入圣人之列,又是南宋时受封文公,朱氏春联应该修改一下,我意改为:“圣德庇荫绵世泽,文公门第振家声”或“圣德绵世泽,文公振家声”,仅此作为同族者思考成熟而后用,但是,我家门意见开始用此对联,为我家永久春联。 以上是第九自然段全文。自幼就闻听“紫阳绵世泽,白鹿振家声”。是我双沟朱氏祠楣,在供奉祖先灵位的家堂上也会出现,同时双沟朱氏族人也有用此联作为本家春联的。长房何圩村,期颐之年的泽霞伯父特意告诉我,双沟朱氏家族祠堂还有一联是“水源木本承先泽,春露秋霜启后思。”对于朱德训老先生建议增修两幅家族门楣的观点,我个人表示支持,但就内容形式上需要更多的宗亲参与进来最好。朱德训老先生已经立了其本家的家训,永久用其填修的新门楣,晚辈仅此表示祝贺!
   

      另外,有一户同姓朱泽春联是:“考亭绵世泽,槐里振家声”,据我查考,这幅春联也是纪念朱熹讲学之地,“考亭”是福建省一处地名,“槐里”是西汉时一个县名,当时县令叫朱云,其人为官清正廉洁,与我们朱氏一族有无关系,那就无法考证了。以上是第十自然段全文。关于此段提到的西汉名臣朱雲详情可参《汉书.朱云传》,朱云后裔为纪念先祖,故立祠“折槛堂”,现据我们较近的朱云后裔在泗阳有居住。。
      

      以上粗体文字系余斗胆私拟,如若冒犯前辈和族中宗亲,实属余不当至极,望众海涵!

                                                                                 甲午年 元宵日
                                                                                     朱飞来

 

附:

双沟镇朱氏一脉略考

朱德训

据考证双沟镇朱氏一脉系朱熹一脉支源。考证朱熹只能从南宋时期考证,朱熹以前无史无考。朱熹原名(元晦),系江西婺源县人(现属江西上饶市),他是南宋著名学者,初到讲学于福建考亭(地名),后来在安徽徽州紫阳山白鹿洞讲学,广收弟子传播儒学。南宋嘉定二年谥曰文公、宝庆三年追封信国公、绍定三年改封徽国公、淳元年从祀,至元二十二年改封齐国公、国朝(清朝)康熙五十一年升列十哲之次(入孔庙),以上系泗虹合志记载。

何为泗虹合志。泗即是老泗州;虹即是已被裁去的虹县。据乾隆十三年泗州发生地陷,泗州城沉没(今洪泽湖内)。据乾隆二十七年有安徽巡挽闵子端上疏乾隆皇帝批准(载虹归泗),泗州剩余之地和虹县之地合并注写成县志,故后来泗县志叫泗虹合志。虹县是在四五千年以前有一禹王首次治淮治水有功,舜帝将虹县赐禹王的私人领地(这种封赐领地不纳国税)。

在封建社会时期,每个姓氏都有郡称,如朱氏郡称为沛国郡,每个姓氏还有堂号,我们上代祖先为了追念老祖先朱熹讲学之地,故朱氏堂号定位紫阳堂,并且作有一副对联(紫阳绵世泽,白鹿振家声),作为朱氏后代春联。

双沟镇朱氏一脉,据考证系明朝万历年间,我们双沟镇始主两广靖边将军(广东广西两省)任满回北京,途径双沟因病久治不愈,病逝在双沟,故留下我们朱氏宗族这一支后代。

双沟在南宋时代原名叫顺河集(原地址在双沟西山头粮管所下边),顺河集毁于宋、金交兵及淮水泛滥中,后来宋金两国战事稍息时,流散居民逐渐返回,随移至高岗处定居,久而成集镇,改顺河集为淮平镇。抗日开始时双沟北头围墙门头上边仍然有“淮平古镇四个石刻碑字砌在上边,淮平镇何时改叫双沟镇,县志上没有记载,也就无法可查。

双沟镇朱氏宗族家谱第一代祖先讳鑑公,我想公即是我们在双沟朱氏宗族第一代祖先靖边将军,及考证当时只有五子,即是今长、二、三、四、五“五房”,而“六房”从何而来呢?朱氏后代论说不一。有的人说第六子早年走失,若干年后六子身带物证回来归宗认祖,另有人说,六子原系的贴身书童,由于他尽心尽力地侍奉,在病危逝世前,在祖先灵位前大摆香桌祭祀,命五个儿子跪在祖先灵位前,公宣布收书童为第六子,命六子叩拜祖先,并且命家中男女佣人都来给六少爷叩头。以上两种说法均无法考证,因家谱上也无明确记载,总之,我们双沟朱氏宗族始祖承认有第六子,即是朱氏一脉,后代人不得有异议,谁违背遗训,就是对祖先不恭不孝。

双沟朱氏一脉辈字,从起为:言、大、子、登、报、兆、家、开、国、瑞、德、泽、永、其、昌、贤、才、承、太、运、发、祖、启、隆、章。

双沟另有一些姓朱者,如朱家其、朱瑞和、朱良宜、朱汗香、朱华山、朱立业等,都不是我们一脉,在1935年我们祠堂只接纳一户外姓姓朱的加入我们家谱,这一户就是朱瑞运家,当时族长朱国沛(字少卿)召集朱氏六房房长,共同商讨决定将接纳这一户安置在长房之二门中,并且许注入家谱,其他朱姓者,祠堂均未接纳,至于他们辈字有的和我们朱氏一族辈字相同,那是他们有意混淆,我们朱氏宗族是有家谱为依据的,他们是没有依据的。

附记:我们朱氏春联仅仅是纪念祖先朱熹讲学之地而已,现在我个人意见,既然朱熹于清康熙五十一年进入圣庙列入圣人之列,又是南宋时受封文公,朱氏春联应该修改一下,我意改为:“圣德庇荫绵世泽,文公门第振家声”或“圣德绵世泽,文公振家声”,仅此作为同族者思考成熟而后用,但是,我家门意见开始用此对联,为我家永久春联。

另外,有一户同姓朱泽春联是:“考亭绵世泽,槐里振家声”,据我查考,这幅春联也是纪念朱熹讲学之地,“考亭”是福建省一处地名,“槐里”是西汉时一个县名,当时县令叫朱云,其人为官清正廉洁,与我们朱氏一族有无关系,那就无法考证了。

我家原系四房房长。

 

双沟镇朱氏宗族四房朱德训(梦明)

1994720日考证

 

 网友:朱永祥  发表于:2014-10-07 11:04:56  IP:113.66.18.***
我族始祖是朱熹玄孫朱澄(澂),南宋未年南下广东任盐运使,详情网查广州朱澄墓及广州朱氏大宗祠。据编于道光咸丰年间家谱记载,朱澄孫朝鳳(朱熹六世孫)生子長曰念清次曰怀清。
    念清生長大奴次二奴(民泰)。生义可。生朱广.朱胜在泗洲生兄弟五人繁盛。
    怀清生長亚奴次谦慎。生耆德广东生子三子,泗洲生子長曰能次曰蠻。
  七世念清于洪武十六年和二子及亚奴从戎泗洲,耆德于景泰二年与妾始从戎泗洲后与妾俱殁于军中,成化丙子年具棺衾塟齿发于广州至今。
   本人猜想当年中国有几个泗洲,我们祖上去的后人如何?如果是南京泗洲距离太远而且几代人有音讯记录,也能带家属应该是当官的。
回复:学习了。欢迎来盱眙访古!
 网友:朱永祥  发表于:2014-10-03 07:02:56  IP:113.66.16.***
我看了考略,似和我祖上记録有关,
回复:哪篇考略?
 在线留言
姓名(称谓):  *
公司名称:
联系方式: *
留言内容: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