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名人 >> 双沟历史
陈涧庄 -新四军无名烈士们安息地
发布日期:2014-03-12 21:08:15  点击次数:2996
 

陈涧庄

 

双沟镇陈涧庄距镇区5公里,明朝中叶形成村落,是陈姓人家早年在此居住,有一陈姓学子考入国子监,并在国子监肄业获监生资格,因此,得名陈监庄。陈监庄座落在一片高岗之上,南面是石锥洼,庄东洼底有一条大涧沟,涧水长年不竭,故又称陈涧庄,现有人口430多人。

清末民国以来,陈涧庄原住民陈姓多迁外地。如今居民大部分为刘姓,刘姓为耕读人家。从上世纪四、五十年代至今,陈涧庄刘姓有数十位“教书先生”在县内外学校、教书育人。

陈涧庄刘氏家族有两个上县志的人物,一个是刘一孚(19201988),原名刘善堂,19383月入伍,同年8月入党,因钦慕和追随张爱萍将军,更名刘青萍。早年任八路军沱河大队指导员、教导员,1940年调任中共泗南县情报站总站长,次年改任新四军敌工部敌工科科长,出生入死,虎口拨牙,数次过家门而不入。19434月打入敌占区运河线宝应伪军25师内部做策反工作,立场坚定,勇谋兼备。1945年秋,刘一孚调新四军四师泗南城市部任副部长,苏皖边区七分军政治部民政科科长。当时日本反战同盟淮北分部成员知矢口庄师与太田延子夫妇留下一男婴,经党组织批准,由刘一孚收养,遂取名“刘太山”。翌年10月,江淮军分区政治部主任刘作孚在洪泽湖老子山牺牲,一孚为怀念德高望重的老首长,第三次更此名。

建国后,刘一孚历任华东军区师范学校理化系主任,南京军区群工部群工科长,六合军分区付政委、扬州军分区付政委等职。“文革”中因收养日本人留下的孩子,遭到诬陷,受到审查,被扣上“特嫌”与“里通外国”的帽子,蒙受不白之冤。1978年平反,1988年被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独立功勋荣誉奖章,去世后骨灰被安葬在扬州平山堂附近的小茅山公墓。

另一个是刘歧山,1940年入党,1943年参加新四军,历任班、排、连、营干部。在灵北战斗中3次负伤。1950年冒险入虎穴侦察敌情,为解放舟山群岛作出了重大贡献。1953年奔赴抗美援朝战场,身经数十战,被誉为“铁打刘歧山”,曾获独立自由勋章1枚和解放勋章三枚。

1952年冬陈涧庄姑娘刘福成在崇潼河工地成绩突出,被评为安徽省“治淮劳模”,1953年在合肥受到省政府的表彰和奖励,她的模范事迹被收入《泗洪县水利志》人文篇,永远载入史册。

抗日战争期间,陈涧庄为新四军四师滕海清所部11旅卫生部后方医院所在地。从火线上负伤的伤病员送到这里救治,其中不少重伤员未能治愈,就在这里永远闭上了眼睛,至今陈涧庄门前的土地上还有40多座土坟,掩埋着40多位不知姓名籍贯的新四军烈士,他们为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牺牲了宝贵的生命,长眠在这片苍凉的土岗上,没有陵园、没有墓碑。据陈涧庄老年人回忆,当年在残酷的战争环境中,死去的烈士每人只有一个薄皮匣子(棺材)入殓,坟前置一个小木牌,上面写有他们的姓名和部队名称,说是战争结束后再给他们造陵园保护。可是战争的硝烟已散去70余年,木牌早已不存。全国解放后,人们尚记得他们,每逢清明时节,还有一些机关单位和学生前来祭扫,给他们坟头添一点土,表达哀思和敬意。

随着时光的流逝,岁月变迁,烈士的坟墓几乎被风雨荡平,被萋萋荒草湮没,逐渐淡出人们的记忆。听说有一位团职干部的遗骨,解放后已被其家人搬回老家入土为安,尚有41位烈士的遗骨已成无主坟,今后极有可能被平整开发土地平掉,永远消失在历史的烟尘里,再也不会有人知道他们为人民为国家所做出的贡献。

(朱泽孝)

 网友:朱飞来  发表于:2014-03-15 12:11:44  IP:49.87.64.***
陈监庄也是双沟朱氏祖坟所在地。
回复:双沟紫阳堂六世祖有几位葬于此处。
 在线留言
姓名(称谓):  *
公司名称:
联系方式: *
留言内容: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