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名人 >> 泗洪历史
张爱萍与中国海军
发布日期:2014-03-12 21:11:32  点击次数:2298
 

张爱萍与中国海军

     吴殿卿

 

  提到海军,不能不提到新中国海军的奠基人——张爱萍。抗战期间,张爱萍将军曾经在洪泽湖畔组建新四军“水军”,钢板划子就是水上剿匪的重要工具,也可以说那是海军诞生的锥形。若干年后,张将军成为了中国海军之父。

  19493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云集长江北岸,渡江战役爆发在即。到苏联养伤刚回国不久的华中军区副司令员张爱萍,日夜兼程,赶到渡江战役前线总指挥部委员会(简称“总前委”)驻地蚌埠。作为一个久经沙场的将军,他完全清楚,解放战争已近尾声,也正因此,他不顾自己重伤初愈,与司机轮换开车,风驰电掣赶到这里。他决意要参加这最后挖取敌人心脏、埋葬蒋家王朝的关键一战。

  然而,华东军区司令员兼第三野战军司令员陈毅,交给张爱萍的是却是另一项任务:主持组建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历史证明,张爱萍无须为没能参加具有伟大的渡江战役而遗憾。他为结束中华民族有海无防屈辱历史做出的贡献同样是不朽的。在人民海军历史第一页上,他留下了若干流芳后世的佳话和诗篇。

  组建海军的任务,是中央军委、毛泽东主席是交给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野战军的。但当时三野的主要领导陈毅、粟裕、谭震林均为总前委成员。大战在即,如箭在弦,他们理所当然的把注意力放在战役上。所以,张爱萍便义无反顾地独立承担起海军组建工作。

  时间紧迫,刻不容缓!张爱萍理解军委的意图。此前不久,辽沈、平津等几个大战役没能全歼敌人,就是因为缺少海上武装,致使溃败的国民党陆军残余部队从海上逃掉。渡江之后将是一系列解放海岛的战斗,海军部队组建无论如何不能再等了!接受任务后,他火速前往第三野战军司令部驻地江苏泰州白马庙,与在那里指挥渡江作战的三野副司令员粟裕,研究拟调海军的部队和干部人选。

  全副精力集中于渡江战役的粟裕,无暇与张爱萍具体地商讨组建海军的细节,但他是爽快、干脆的。听完张爱萍的汇报,他单刀直入地说:三野教导师师部调给你,但目前他们无人在这里。我想先叫几个人帮助你,一个是2884师副参谋长李进,这个人有智有谋,是个好助手;另一个是野司作战参谋黄胜天,他是主管国民党海军情报的,可以帮你搞上海海军的接管工作。还有两个,军工部采购科长张渭清,机关管理员温礼芝,给你当后勤管家。可以先干起来,部队到江阴后再组建。

  就这样,组建海军人选就算敲定了。423下午2时,组建人民海军的第一次会议,在白马庙三野渡江指挥所在的两层小楼楼下召开。会场设在正厅。出席会议的共13人;张爱萍和确定参加海军组建工作的李进、黄胜天、张渭清、温礼芝,另外还有做服务工作的8名战士。由于粟裕及指挥所的主要领导已渡江南进,张爱萍亲自主持会议,"自拉自唱"。他说:今年1月份,毛主席就提出了组建海军、空军的任务。空军,四野已搞起来了。陈司令说,海军的组建要抓紧,越早越主动。从现在起,海军组建就开始了!根据中央军委、总政治部电令,张爱萍被正式任命为“华东军区海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

  1949423,在中华民族历史上是个值得纪念的日子:就在华东海军成立会议开始一个半小时后,即330分,国民党海防第二舰队司令林遵在南京笆斗山江面宣布率部起义(这是解放战争期间国民党海军规模最大的一次起义,30艘舰艇,1271人);再过3个小时,即当晚,人民解放军胜利占领南京,鲜艳的红旗高高插上了蒋氏总统府的楼顶。这是张爱萍的有意选择还是历史的偶然?

  40年后,即1989217,中央军委确定423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成立纪念日。

  组建海军,首先要有人。陆军部队是现成的。是时,单是第三野战军就有4个兵团15个军就有近60万人,但急需的是懂海军。有海军知识、技术的人。机关移驻上海后,张爱萍在主持海军接管工作的同时,就着手考虑吸收国民党海军起义、投诚人员参加海军建设的问题。

  这时,曾在国民党海军做过地下工作的金声同志(任国民党海军总司令部办公厅主任),详尽地向张爱萍介绍了国民党海军的一些内幕情况。金声说,国民党海军司令桂永清撤离上海时,曾动员海军官兵随他一起逃往台湾,但其中很大一部分人没有走,散布在江南各地,特别是在福州还有一部分年事已高,但确懂技术、有经验的海军元老,是组建海军不可多得的人才。

  当晚,张爱萍便主持开会研究并报华东局党委批准,颁发“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军区海军司令部、政治部通告”,招募原国民党海军人员。并成立“登记办事处”,专事应招人员登记接待工作。《通告》由张爱萍以司令员兼政委的名义签署,刊登在上海1949612的《大公报》上。

  为了表示诚意和便于应招的原国民党海军人员登记,于次日又以登记办事处处长孙克骥等人的名义再次在《大公报》上刊发“通告”,具体说明办理登记的时间、地点。要求。并郑重强调,“凡曾在国民党海军服务,不论脱离迟早,不论官佐士兵,或阶级高低,不论航海、轮机、制造、枪炮、通讯、气象、测量、军需、医务,其其他行政人员,均可前来本处登记。”接着,又派人到青岛、福州、厦门、广州等地,在报纸上刊发以上两则通告,并设立登记办事处。

  一石激起千重浪。两则“通告”在报纸上登载后,在社会各界引起了强烈的反响。有识之士纷纷奔走相告,交口称赞共产党的眼光、度气、雅量。原国民党海军中的部分人开始不相信“有这等好事”,犹豫不决,后来听了已经报名的同事、朋友的介绍,也大着胆子报了名。短短不到两个月的时间,仅上海就登记录用了1000多人,其他地方的登记工作也进展顺利。打开登记册,张爱萍看到报到的人中,有国民党海军总司令部参谋长曾以鼎中将这样的高级将领,也有具体操舰、有各种专长的校官、慰官和士兵,他满意地笑了……

  《通告》发出后,前来报到的人越来越多,但有一个人与登记办事处比邻而居(上海重庆南路182号,原国民党海军服务社)却一直没有露面。他就是国民党海军总司令部办公厅副主任徐时辅。这引起了张爱萍的深思。

  金声曾将徐时辅的情况向张爱萍作过比较详细的介绍:徐是湖北天门人,早年毕业于青岛海军学校,1943年赴美,先后入美国斯沃思莫尔大学、安纳波利斯研究院学习。1946年回国后,曾任国民党海军“兴安”号舰长、海军总司令部办公厅副主任等职。他和国民党军政界上层陈果夫、陈诚等人过从甚密,与国民党海军司令桂永清结拜过兄弟。通告发出以后,张爱萍每天听汇报,了解情况,希望他能前来登记。一个月过去了,却一直见不到他的影子。于是,张爱萍决定亲自登门拜访。

  其实,这些天徐时辅一直没有露面,但并非是不为《通告》所动,他也一直在思考着、苦恼着。从心底说,他热爱海军事业,愿望干海军,一起共过事的金声也一再劝他去登记,但他总是拿不定主意。桂永清是台湾国民党的海军司令,他的结拜兄弟参加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海军,别人能信任?这天晚上,徐时辅正在家里翻书解闷,张爱萍在金声的陪同下来到了他的寓所。

  张爱萍跨进门去,人未落坐便开诚布公说明了来意,徐时辅双手抱拳,诚惶诚恐,一迭声地说道:“鄙人不才,劳司令大驾,罪过罪过!”

  张爱萍说:“海军初创,急需人才。如不能请您出山,那才是我的罪过。”

  当晚,张爱萍与徐时辅在徐家客厅里进行了倾心交谈。张爱萍说:“你上学学的海军,毕业后干的海军,还亲自将一般4000多吨的军舰横跨太平洋开回来,这都说明你的能力,说明你适合海军工作。至于经历如何,那已经是历史了,关键是今后怎么走。从另一个角度看,有经历才有经验,经历也是财富……”徐时辅见张爱萍情真意切、推心置腹,也大胆坦诚地谈对组建海军自己的看法。一方是用人心切,求贤若渴,一方是报国有志、相见恨晚,两人有问有答,越谈越热,一直到深夜。

  此后,徐时辅全身心投入到海军创建工作中。在张爱萍的推荐下,他先后担任了华东军区海军学校技术教育科科长、军区司令部军训处副处长。为使新组建的海军部队迅速成军、担负战斗任务,他独辟蹊径、大胆实践,作出了突出的贡献。军委海军组建后,他又担任了军事学院海军系司令部工作教授会副主任、海军学院军事学术研究部副部长等职,为海军发展壮大贡献了自己的一生。

  通过工作接触,张爱萍与徐时辅之间的个人友谊也不断加深。199812月,徐时辅不幸病逝,张爱萍悲痛不已,满含热泪写下五言诗一首《创业贵得人》:携手开新宇,创业贵得人。倏忽五十载,犹念昔日情。列舰满桃李,固疆铸青萍。乘风破巨浪,沧海任龙腾。

  斯人已去,风范长存。张爱萍创建人民海军的业绩,将载入史册,成为永远的丰碑。据说后来的洪泽湖号综合舰,就是为了纪念张爱萍在洪泽湖剿匪建立“水军”而设立的。该舰是具有远洋编队综合补给能力的两万吨级大型军辅保障舰船,曾参加人民海军首次环球航行、访美、访俄等多次重大军事活动,航迹遍布四洋五洲。洪泽湖号于1981年服役,主要任务是伴随驱逐舰、护卫舰编队航行中补给。可补给三级燃料油、柴油、淡水和部分冷藏食品。能在任何装载能力下,在12级风中航行。舰长168.2米,宽21.8米,吃水9.4米,最大高度36.2米,排水量22000吨,可以连续航行18000海里,续航力90昼夜。

 在线留言
姓名(称谓):  *
公司名称:
联系方式: *
留言内容: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