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双沟 |
发布日期:2017-07-14 10:20:20 点击次数:3823 |
退休手续终于办好了,过腻了大城市匆匆忙忙的工作生活,于是打理好行装,准备与家人一起回到阔别四十二年的双沟老家,追寻过去,品味一下故土的真情,体验乡间慢资调的生活…… 从贵阳龙洞堡机场起飞,云贵高原渐渐地远离,一路上目睹橘子洲头的浪涛、巢湖的灵秀,风景秀丽的南国大地尽收眼底。不一会,飞机平稳降落在南京禄口机场,走下舷梯,转乘回家的班车,看着手上的车票写着“南京——双沟”,心里油然而生地想起了当年离开家乡的情景。 那是在1969年9月的一天,轰轰烈烈的文化大革命中期,全国各地红卫兵大串联。我早早地吃完早饭,独自一人走出了村口,沿着弯弯曲曲的双青公路一路向南,经过连稍洼、石桥洼,到了哑巴庄就远远地看到了双沟街北头的跃进门,拱门上写着:“敬祝毛主席万寿无疆”,大字非常醒目,两边特大鼓形底座的立柱上贴着:“大海航行靠舵手、干革命靠毛泽东思想”和“战无不胜的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万岁”的两幅标语。人们常说:“不进跃进门,就等于没到双沟,没逛到小街口,就不算赶双沟集”。雄伟壮观的跃进门左侧是汽车站,沿街而下两边摊点整齐排列,卖着各式各样的商品。到了小街口,周边建筑古色古香,中医院、百货公司、小楼饭店、镇政府、影剧院、双沟小学、邮电局、银行、双沟酒厂等各大机关单位,都在小街口往下沿街而立。熙熙攘攘的人群显得格外热闹,串联队伍到镇影剧院门前广场上集合,按秩序进小楼饭店吃饭,编三个分队向不同地点出发。我被编在第三分队,横渡淮河,经泊岗、柳巷、潘村到明光再坐火车南下云南、贵州,开始长达一年的红卫兵大串联。次年,我应征入伍,巧合的是又来到了贵州,在省军区服现役。打那时起,就一直扎根在祖国的大西南工作,如今弹指一挥间,四十二年过去了。 客车一路北上,车厢内我和其他乘客侃侃而谈,南京渐行渐远,真可谓:车在路上行、酒香扑面来。这时,车主突然说了一声,双沟到了,请乘客抓紧时间下车。我匆忙下了车抬头一望,这是双沟吗?一幢幢崭新的厂房,别致的小洋楼和宽敞的马路映入眼帘,迎面看到的是“淮上酒都,魅力新城”、“大湖湿地,生态双沟”的宣传广告,我这才意识到真的到双沟了。还没有回过神来,我的弟弟带着妻儿老小已经站在了我的面前,他一边走一边说:“这就是双沟酒厂新厂区以及万吨级原酒生产基地,你离开家那个年代,双沟酒是地区名酒、省名酒和国家优质酒,现早就成为国家名酒了。双沟是最具酿酒环境和自然酒起源的地方,也是全国仅此一家建在湿地的酒厂,前几年和洋河合并成立了苏酒集团,茅台、苏酒、五粮液三足鼎立,苏酒占一席之地。这几年我们的土地也流转了,原来的村庄全被征收,盖上了小区房,老百姓现在住的房子和城市没什么两样,我们也都搬到镇上居住了,生活也都方便了很多”。 是啊,我虽处外地,或多或少了解到家乡的一些信息,但与身临其境的感受真的不一样,双沟真的变了,变的不仅仅是物质,还有精神和理念,特别是在打造酒韵、古韵、水韵等文化方面,氛围越来越浓厚了。双沟酒厂,这个地区性的支柱产业将更令世人刮目相看。我在工作期间,也曾回家过多次,但都是来去匆忙,并没有留意太多。 回到双沟,那里是生我养我的地方,她让我魂牵梦绕,更让我惦念的是家里还有一位八十多岁的老母亲。常言道:“人活到六十岁还有个妈叫,是多么幸福的事啊”!妈在家就在,回家的感觉真好!真好! 朱泽栋口述,朱泽松整理撰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