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沟酿酒已近千年,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已近300个春秋。 公元1732年,清朝雍正10年,有一位浪迹天涯的祖传酿酒师傅贺氏谋生来到淮河之滨的洪泽湖畔。当他路过双沟一带时,见这里山清水秀、花红柳绿,清澈的淮水甘甜爽口,遍地红高梁犹如漫天云霞:于是贺氏在此立下锅灶,办起了“全德大曲糟坊”,将本身的酿酒技术与当地的传统方法相结合,果然出手不凡,酿出了品质优异的浓香型双沟大曲酒,产品不光在本地受欢迎,而且远销到河南、河北、安徽、江浙一带,曾有“名驰冀北三千里,味占江南第一家”之说。由于“全德糟坊”讲求产品质量,坚持以德为本,宽厚待人的宗旨,生意越做越好,信誉长享。1910(清宣统二年)全德糟坊酿制的双沟大曲参加南洋劝业会的展评,开始崭露头角以浓香独特的典型特色,被评为名酒第一,荣获金质奖牌,从此双沟大曲名扬海内外。
“全德”的双沟大曲金榜题名后,给双沟镇的酒业带来了极大繁荣。极盛时,双沟镇上下有大小酿酒作坊40多家,较大的有“上涌源”、“下涌源”“广盛”等。群众中流传着“全德酒,广盛糟,涌源会做绿豆烧”的歌谣。可见,双沟当时已成为名副其实的酒乡。 酿酒业的兴起,促进了其他行业的发展,以酒闻名的双沟镇因商业发达,素有淮北小南京之称。镇上除了星罗棋布的酒店、酒楼之外还有“陆陈粮行”和京广百货以及布店、绸缎店、骡马行、客栈等店铺400多家,街道上货物琳琅满目,商贾云集。码头上我国各地以及美英等帝国的商船往来不息,一批批陈坛老酒源源不断地在装船外运。 1941年前后,抗战进入了艰苦的年头,刘少奇、陈毅、邓子恢、张爱萍、彭雪枫等老前辈们在双沟一带时,经常驻足全德糟坊,运筹帷幄,指挥两淮儿女与日寇浴血奋战;至今还留有他们当年的故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