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氏谱讯
朱氏谱讯
双沟紫阳堂朱氏小高套分支续修家谱前言
发布日期:2011-02-26 20:05:37  点击次数:5519
 

续修家谱前言

国盛修志,族旺修谱,当今中华,国运昌盛,百姓富庶,华夏子孙,修谱续谱,已成热潮。

家谱是传承历史,凝聚人心的重要载体,是人类以血缘为核心关系的投影,家谱是中国历史文化的特殊产物,是记载同宗同祖的血缘集团世系人物和事迹等方面情况的历史典籍,包括一家一族的祖源宗本,世系繁衍,迁徙分布,婚配嫁娶、行业职业、教育程度、经济状况、社会地位、人物传记等众多方面的资料。中国的家谱最早可以追溯到夏商周三代时期。据报载,中国历代编修的家谱总数约5万多种。家族修谱的传统在明清时期犹为盛行,新中国成立之后逐渐衰落,家谱成为一个落满灰尘的旧名词。然而近年来,这个沉睡的古老传统终于苏醒,并被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目前民间修撰家谱的热情正在升温。家谱热反映出中国经济发展之后人们的寻根需求。正应了乱世藏金,盛世修谱的古语。家谱是先辈留给子孙的传家宝。修家谱就是将自己所知道的先辈的情况用家谱的形式留给子孙,让子孙们知道一代又一代先辈的情况,为先辈和子孙们建一个永久的

每一个家族都渴望修成家谱流传后代,但修谱是件难度颇大的事情,费时、费力、费钱,续修更不易,故修有家谱留传后世的家族很少,绝大多数寻常百姓因无力修谱,留下了深深的遗憾。

公元20104月,因家庭有事相聚一起,目睹偌大家庭,人多居散,同族中人相见不相识。正逢清明祭祖之际,召聚家族,重修家谱之想法油然而生,因手无资料凭证,无奈随口倡议,倡而无力。凭个人的微薄之力,本着“尊重史实,传承历史,联谊家族,弘扬美德,与时俱进”的原则,只能在本谱中收集本宗族七辈之内谱续。

据考证我族起源于南宋绍兴十三年(1143年),14岁的朱氏后裔朱熹,遵照亡父朱松托孤的遗言,奉母由建安(今福建省建瓯)北迁,定居于崇安五夫里(今福建省武夷山市五夫里镇),投靠义父刘子羽。刘子羽时为抗金名将,后被秦桧陷害,家居乡里。但他不负好友的重托,为朱熹母子构筑楼宅于潭溪之畔,屏山之麓,朱熹遂侍奉慈母安居此地。因为,朱熹的祖籍是徽州婺源(江西婺源),有一山名叫做紫阳山,他为表示不忘先祖,故名新宅为紫阳楼,匾其厅堂为紫阳书堂,紫阳楼是朱熹定居近五十年的旧居,紫阳源。

朱氏沛国堂堂号自朱姓至今约2450多年,而紫阳本派堂号距今约880多年。当今看到朱氏宗祠门联沛国家声,紫阳世泽也可知与以上所述相关了。

据德朝叔举证我族先祖——南宋朱熹,步入仕途,授皇命为“文公”赐号“紫阳先生”即“紫阳堂”之由来。而我枝源于何处,实难追溯,但本地第一来祖名为朱之江,逝后葬于水牛冲。小新庄墓地葬有朱氏三兄弟,名曰:朱显、朱广、朱遥。我辈为朱遥之后裔,朱遥之后朱延祜。朱延祜与朱正符、朱仁符是何关系现已无法考证。朱仁符之后人是朱家盈。我辈为朱政符之后人朱家龙之传人,朱家龙之弟朱家茂后传另一枝蔓,仅此而已。本谱只有从高祖朱家龙记起,并尊为近代始祖。

朱家龙共兄弟姊妹四人,即兄弟两人、姐妹两人,时下只能以此为据传承记忆了,一旦探明再作修订。现正值盛世,续修家谱理所当然,我辈当不遗余力。

2009年我多次与泽云哥共商修谱事宜,后于201045同德青叔共赴泊岗朱嘴与德朝叔、德龙叔等共商修谱之事,得到本族人的一致赞同和大力支持,同时共同商定了本次修谱的主要事项,拉开了本次修谱的序幕。

因年深日久,朱氏家族已多年失修族谱,加之老人相继去世,本族枝蔓已无法考证,就连本人是本族多少代子孙,也无从知晓,但续修本宗族家谱是不可推卸的义务和责任,虽才疏学浅,能力有限,但也不得不担负起此重任,一起担任此任的还有朱德朝、朱德龙、朱德青、朱泽光等人。

如今改革开放,各房子弟,随着工作需要,散在几乎遍及全国各大城市。可谓枝蔓满天下,因而骨肉之间疏于联络,相见如遇路人。有见于此,特辑此族谱以利后代子孙加强联系,永继永续,世代相传。也希望有识之士能加入继续修谱行列。

水有源,木有本,倘若我之族人,以后能每览新谱,而知朱姓本源所在,而生尊祖敬宗之心,则无辱于先人,不悖于修谱之目的了。

 

本族谱第五世孙  朱泽扬

(初稿于公元O0年五月四日)

 在线留言
姓名(称谓):  *
公司名称:
联系方式: *
留言内容: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