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名人 >> 双沟历史
双沟村
发布日期:2012-05-29 15:54:29  点击次数:3050
 

双沟村是淮河北岸一个古老的村落,也是名酒产地双沟镇一个行政村。它南北走向,地形北高南低,东西两侧各有一道深沟,古时直通上下,夏日可行舟船,因此得名。

双沟人说双沟村的历史比双沟镇更为古老,是先有村落,到北宋初才形成集市。唐代临淮公武元衡在双沟渡淮,写下“行子不须愁夜泊,绿柳多处有人烟”的诗句,证明早在唐代这儿就有人家傍淮而居形成古村落,宋初兴集市,乡民多经营烧酒作坊。《帝乡纪略》卷之五643页“课税篇”说“泗州酒课额每年十万贯以上,而商税熙宁(宋神宗年号)前为三万贯以上。酒业税收是当时政府的主要财政收入。著名诗人陈师道的哥哥陈传道就在泗州双沟任收税的小吏。词人贺铸有《送陈传道攝双沟戌商税》诗,就是说送他去双沟收酒税的。明代双沟已是建制镇,有住户300多家。

历史上双沟是一个淮上津渡,少数人做买卖,多数人靠种田维持生计,镇上的大财主家都有大量土地,农田遍及西鸭圹,东山头,西山头,八大家,西小台,哑巴庄,石桥洼,刘符套湾,及淮河南岸安徽嘉山县(今明光市)泊岗乡陈台村小朱台子等地,直到如今东山头村民还有部分农田在嘉山境内。

双沟村早期先民为蔡水二姓,明时朱、马、赵移民双沟村,蔡、水二姓逐渐淡出双沟,当地有“朱吃菜(蔡)马喝水”之说,今街东八大家尚有水家墓,西山头水泥厂院内有蔡家坟遗址。

旧时,双沟朱、马、陈为大地主,朱金门家不光有大曲槽坊,各类店铺,而且土地多,鲍集小河滩,盱城对岸的蛤蟆滩,四河西马滩、广盛台子,溧河东岸都有他的土地。地主马老四与陈铁淮两家斗富。曾说:“我家驴驮钥匙马驮锁,哪辈子都不会穷了我。”陈家则针锋对地说:“你把家里的银钱兑成铜板,到我家地埂柳树根下放,一棵树放一枚,如能放齐,我就承认你姓马的家有钱。”此事结果姑且不论,但这两家在双沟村财大气粗倒是人所共知。

据《泗虹合志》记载:双沟村先民多义举。明朝正德年间,山东土匪犯境,义土苏旺,苏旻,苏智和朱文玘集合乡勇,奋力抵抗,各手刃数匪,终因贼势众多,四勇义壮烈牺牲,泗州府曾在双沟村立祠祭祀,知州桂祥亲撰文以记之。

明代,双沟二沟各有桥方便行人,年久冲坏,万历11年(1583),先民汤儒,汤仁,汤伦,捐资重修,乡人称“三义桥“。

清咸丰年间,双沟村文生朱家兰,监生朱镜堂倡捐谷700石助修泗州城垣。光绪丁丑年(1877),山西,河南受灾流民来到双沟一带,朱家兰和双沟镇董王兴仁等倡捐630余千买谷设厂施粥,赈济灾民,泗知州王希曾给匾,凤颖道任兰生撰碑以记其德。

明代双沟村人施雨,书画皆知名,海内共传。石泉子画有记,施雨客游梁宋间,可在一粟上书《菖蒲赋》一首。

当代,原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直属机关工作部宣传局局长,后调广州军区政治部副主任韩贤敏少将就是双沟村西小台人。

双沟村面积约4平方公里,1983年前后,农业人口3800多人。1958年成立双沟人民公社时辖双沟生产大队,乡镇合并时属双沟镇,辖10个生产队,恢复乡村建制后改为双沟村,2000年撤村建双沟居委会,现有耕地1500亩,人口6233人。

 

(朱泽孝  朱泽春)

 

 在线留言
姓名(称谓):  *
公司名称:
联系方式: *
留言内容:
验证码: